公务员课程◆ | 事业单位课程◆ | 政法干警课程◆ | 教师课程◆ | 幼儿教师课程◆ | 其他课程◆ |
现象:商铺过多,挤占了候车空间
近日,记者来到西部某火车站,只见四个候车厅都挤满了人,大多数乘客都是站着等候。“座位有点少,我们站得都有点吃不消了。”一对高龄夫妇抱怨道。“车站难免有客运高峰,我们年轻人多站一会没关系,但对老人、小孩来说,就比较煎熬了。”一位年轻人表示。
候车厅如此拥挤,不仅因为人多,还有候车空间被挤压的问题。记者发现,该车站的购物长廊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候车空间。无独有偶,在北方某市的高铁站,候车厅里的数百个座位被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数十家商业店铺。还有个别车站的候车厅,放眼望去满是店铺,候车座位却寥寥无几。
其实不光火车站,有些汽车站甚至地铁站也存在类似情况。“如果能少一些商铺、多一些座位就好了。”不少乘客认为,过多的商铺占用了太多的空间,“侵犯了旅客的权益”。
原因:规划不力,管理也不到位
“一些车站规划不合理,是候车厅变身商业街的重要原因。”一位业内人士透露。不少车站规划之初就没把商业区和旅客候车区隔离开,之后在经济利益驱使下,商业店铺越来越多,而候车空间越来越小。
还有些设计过于理想化,脱离中国的现实。比如有个车站,设计初衷是乘客随到随走,在车站逗留时间很短,所以不需要太多候车座位。结果投运后,客流量超出原来设想,候车位严重不足。
管理不力也是重要原因。各地车站普遍存在外租现象,有些车站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,把候车厅商用区承包给多家第三方公司,一轮轮的资源切割、层层转租,给车站管理带来不少麻烦。比如在一些车站,对于一些商户私占公用空间的行为,车站管理没有到位。一位车站工作人员表示:“专门负责管理商户的部门并不受车站直接管辖,在高额租金面前,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。”
探索:分区分流,回归公共属性
“候车与商业分流,在布局上尽量降低商业设施对候车空间挤占的可能性,让候车空间优先满足出行需求。”一位业内专家表示。
目前,在一些新近投入运营的客运站,已经看到了积极的变化和改进。在山西太原南站,旅客候车区被安排在二楼,所有商户都被安排在三楼,候车与商业实现分区、分流。在云南昆明南站,候车区98%以上的商铺位于二楼高架平台,不占用候车区面积。
有些车站对妨碍旅客的商铺进行了调整和撤离。在河北石家庄站,为了方便乘客,对候车厅的商户位置进行了调整,并将检票口之间的商铺予以撤离。“大厅看上去一下子舒服多了,等车的时候也容易找到位子了。”经常往返于北京和石家庄的刘女士感慨道。
在候车厅经营商铺本无可厚非:一方面,车站可以通过收取租金增加营收,提高车站的利用效率;另一方面,也能就近解决旅客的消费需求,亦属方便之举。但凡事有度,超过这个“度”,往往适得其反。车站不能只追求“经济利益至上”,更要多想想自己“服务性设施”的定位,把候车空间还给候车人,把舒适还给旅客。